從人資理解ESG對企業的意義(一) “The War for Talent is On !” 人才大戰開始了!
富比世雜誌 (Forbes) 去年六月就宣告人才大戰開打,提醒企業主不能輕忽「人才策略」。企業必須一面尋找贏過競爭對手的策略、製定吸引客戶的方法,一面改善企業的人才策略,制定吸引員工的方法。不然,就沒有員工來執行生產、服務,和銷售了!
彷彿 HR 還不夠忙一樣,人才大戰在台灣也無聲的開打。職缺久久關不起來、事業單位對人資的各種壓力越來越緊迫。本以為這波人力短缺就像疫情一樣能熬過去,各種趨勢報告卻說這將是一種常態。「缺人」這又急又重要的問題,除了大環境的挑戰,可能也和企業過去長期不夠重視人才策略有關。為公司招募的人都懂: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要賣給顧客,而公司的雇主特性是要賣給員工。
ESG,企業的綠色龍捲風
人才大戰正在打,老天還颳起 ESG!永續報告書的水很深,讓我們簡單的說。ESG 三個字母代表衡量企業永續的指標,「永續」的意思是衡量這間公司的存續能力。以永續報告書當中要公開的和人資最相關的「人才策略」和「離職率」為例,兩者都能客觀的評價公司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。離職率已經被普遍認識,筆者將公司的人才策略概括的分類為五種:
A. 內部人才發展計畫
B. 組織/團隊文化和員工體驗
C. 雇主品牌和員工推薦計畫
D. 薪酬福利在競爭市場的位置
E. 人才來源管道的有效性
馬雲說人才跑了的原因是「錢,沒給到位;心,委屈了」,上述 A、B、C 的荒蕪都會帶來員工心的委屈。我們都容易過度著眼在薪酬數字上,然而員工在公司是否有發展空間,和工作體驗的正面經驗,已是這個缺人時代留住和招募人才的真實力。人資能否以專業使公司老闆們想要成為更有競爭力的「雇主」,就成為了我們的挑戰。
最新文章
查看全部在 ESG 各個面向中,和人力資源專業最相關的莫過於 S 社會面。如果只以一句話描述 S 所代表的責任,我們可以詮釋為 「成為以正面力量影響社會的優質雇主」 所付出的努力。 「社會責任」一詞也許令人感覺高大尚,不確定從什麼面向切入較好。無論對於正要開啟社會責任的公司或是已經...
如果要慎重選擇一個新東家,員工會往哪裡走? E (環境責任) 為了發財破壞環境的公司 vs. 致力於節能減碳友善環境的公司 S (社會責任) 花人才如流水的血汗公司 vs. 以正面力量影響社會的優質雇主 G (治理責任) 鑽研法律制度漏洞的公司 vs....
人才為什麼留不住?組織負評讓求才雪上加霜 「能不能請您形容一下公司的企業文化?」越來越多應試者在面試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。 在過去二十年,台灣企業已經理解經營品牌和產品本身同等重要。拜網路之賜,雇主與員工之間的關係,在這個時代已呈現半透明。有超過一半的白領在面試前,會從網路...